2025年1月,“量子科技”入選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詞;3月,《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》顯示,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,培育量子科技未來產業;10月,《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》提出,推動量子科技、生物制造、氫能和核聚變能、腦機接口、具身智能、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不難看出,“量子科技”在國家科技競爭布局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顯,招商證券研報表示,量子技術正加速從前沿科學走向國家戰略與產業實踐,成為未來十年最具潛力的高技術增長引擎。


什么是量子科技?
量子,是微觀世界中不可再分的基本單位,就像構成物質的“最小積木”,也是能量的基本攜帶者。量子科技正是利用量子的三大核心特性——疊加態、糾纏態、不可克隆性,發展出量子計算、量子通信、量子測量三大核心應用,實現對傳統技術的顛覆性突破。
(1)量子疊加
傳統計算機的比特只有0或1兩種狀態,而量子比特能同時處于0和1的疊加態。這意味著10個量子比特就能同時處理21?=1024種可能性,算力隨量子比特數呈指數級增長。我國“祖沖之三號”超導量子原型機、“九章三號”光量子計算機,已在特定任務上實現遠超超級計算機的“量子優越性”。
(2)量子糾纏
兩個處于糾纏態的量子,無論相隔多遠,一個狀態變化會瞬間影響另一個,就像“心靈感應”。利用這一特性,量子通信能實現絕對安全的信息傳輸——一旦有人竊聽,糾纏態就會立即“自毀”,讓竊聽者一無所獲。
(3)量子不可克隆
任何量子狀態都無法被精確復制,這為信息安全筑牢了天然屏障,也讓量子測量能實現傳統技術達不到的精度極限。
簡單說,量子科技的本質的是“利用微觀世界的特殊規律,解決宏觀世界的復雜難題”:讓計算更快、通信更安全、測量更精準。


產業鏈視角:從核心硬件到千行百業的滲透
量子科技產業鏈已形成清晰的“上中下游”布局,每個環節都暗藏高價值機會,且我國已構建起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完整生態。
(1)上游:核心硬件
上游聚焦量子芯片、低溫制冷系統、激光與測控設備等核心部件,是產業鏈的技術核心,也是全球競爭的焦點。
· 量子芯片是量子計算機的“大腦”,我國本源量子已量產“悟空芯”,國盾量子在超導、光量子兩條路線均有突破;
· 低溫制冷系統需將量子芯片冷卻至接近絕對零度,是保障設備穩定運行的關鍵;
· 量子傳感器精度達原子級別,國儀量子研發的鉆石探針傳感器僅0.5納米,能給單個細胞“測體溫”,應用于醫療檢測、芯片質檢等場景。
代表企業包括國盾量子、本源量子、國儀量子、光迅科技等。
(2)中游:系統集成
中游承擔著將核心硬件整合為可用系統的關鍵任務,包括量子計算機整機、操作系統、算法平臺和云服務。
· 整機方面,我國“本源悟空”超導量子計算機已上線服務,全球訪問量突破2000萬次;
· 軟件與算法是量子技術落地的核心,本源量子的VQNet框架、百度“量盾”糾錯系統,正在完善量子應用的“軟件生態”;
· 量子云平臺降低了使用門檻,中電信量子云、亞馬遜Braket等讓企業無需自建設備,就能按需調用量子算力。
代表企業有中電信量子集團、中國長城、華工科技等。
(3)下游:行業應用
下游聚焦量子技術在各行業的場景落地,目前已在通信、能源、醫療、金融等領域實現初步商業化。
· 量子通信:“京滬干線”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網”已投入使用,覆蓋政務、金融、電力等關鍵領域,成功攔截多起網絡攻擊;
· 量子計算:在藥物研發(將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篩選周期從5年壓縮至8個月)、金融組合優化(萬億級資產優化時間從小時級縮至分鐘級)等場景成效顯著;
· 量子測量:全球首座量子應用示范變電站已運行18類85種量子設備,量子傳感器能精準監測電桿位移、開關柜氣體濃度,靈敏度達 “游輪中找一粒沙子” 的級別。
代表企業包括神州信息、國家電網、奇瑞汽車(量子安全車聯網)等。


行業未來:從“1到10”的加速迭代期
按照行業普遍預測,量子科技正從“從0到1”的技術突破期,邁入“從1到10”的產業迭代期,未來十年將迎來三大趨勢:
(1)技術持續突破,實用化進程提速
· 量子計算:十五五期間將實現百比特級量子計算原型機工程化量產,在藥物研發、材料設計等專用場景形成規模化應用;2035年后有望向通用容錯量子計算機邁進;
· 量子通信:將構建“天地一體化”量子網絡,有望實現全球范圍的絕對安全通信;
· 量子測量:未來3-8年將在醫療診斷、資源勘探等領域普及,成為高端制造的“標配工具”。
(2)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,產業規模爆發
國家已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,合肥、北京、上海等城市形成產業集群,合肥“量子大道”集聚近百家量子企業,2024年產業鏈營收同比增長21.6%。預計到2030年,全球量子科技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金,其中量子計算、量子通信、量子測量將形成“三足鼎立”的產業格局。
(3)融合創新成主流,挑戰與機遇并存
量子科技與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的融合將更深入,“量子AI”“量子工業互聯網”等新場景將不斷涌現。但行業仍面臨核心器件自主可控、復合型人才缺口、國際標準博弈等挑戰,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攻關。
未來十年,隨著政策、技術、資本的持續發力,量子科技將逐步滲透到千行百業,成為“賦能經典技術”的增效器,與人工智能、6G、生物制造等新興領域深度融合,催生更多跨學科創新成果,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。未來,綠天使集團將立足產業孵化與資源整合優勢,聚焦量子科技產業鏈關鍵環節,搭建“技術研發-成果轉化-場景對接”的生態服務平臺,通過產學研融合,助力量子核心技術落地生根,賦能千行百業擁抱量子時代紅利,與行業伙伴共同書寫量子科技產業化的新篇章。

綠天使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專注于服務戰略新興領域,為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產業升級服務的機構。以孵化基地為支點,調動、整合各方資源,為創業者打造一個環境優良的創業生態圈。綠天使集團目前已運營20個創業園區和26個產業園區,成立3支產業專項投資基金,孵化企業3000余家,已投資企業近70余家。通過在相關領域不斷深耕,綠天使集團逐步形成以孵化+投資+加速+輔導上市的特色運營模式,打造鏈條式、專業化、行業集聚的產業示范園區。促進產業新模式、新業態、新技術的升級,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,提升相關行業的產業化、科技化、國際化,助力行業整合,促進產業升級,形成生態共享的產業集群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