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韓國慶州圓滿落幕,會議以“建設可持續的明天”為主題,圍繞“互聯互通、創新、繁榮”三大優先領域達成多項共識,同時正式宣布2026年峰會舉辦城市為中國深圳。
APEC峰會作為全球頂級的“注意力磁場”,歷來是媒體聚焦、政商云集的核心平臺,更是全球資源流動的“風向標”。2025年會議通過的《慶州宣言》,進一步明確了貿易投資自由化、數字經濟轉型、綠色增長等核心議題的推進路徑,而2026年深圳主場的確定,更讓亞太區域的合作機遇與中國市場深度綁定,為招商引資開辟了全新空間。
三大優先領域錨定投資方向
APEC的核心價值在于通過多邊共識推動政策協同,2025年會議達成的多項成果,正轉化為可落地的投資機遇。
(1)數字經濟
《慶州宣言》明確承諾落實《亞太經合組織互聯網和數字經濟路線圖》,并支持通過《亞太經合組織人工智能倡議》,為數字經濟合作劃定了清晰路徑。中方發布的《全球數據跨境流動合作倡議》,倡導開放、包容、安全的合作原則,破解了數據要素流動的制度障礙。
對投資者而言,數字技術賦能貿易有著巨大潛力,跨境電商、數字服務、人工智能應用、數據安全等領域將迎來政策紅利集中期,尤其是APEC成員間的數字技能培訓、企業數字身份認證等配套服務需求,正快速增長。
(2)綠色低碳產業
應對氣候變化、推動綠色轉型已成為 APEC 經濟體的共同訴求。會議強調加強綠色基建、能源低碳轉型、海洋污染防治等領域合作,為清潔能源、低碳技術、綠色制造等產業提供了廣闊舞臺。
當前,中國電動公交車在智利規模化運營,新能源汽車作為“新三樣”代表在亞太市場銷量激增。隨著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3.0》的發布,到 2040 年亞太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有望達80%以上,加之光伏、風電、儲能等綠色能源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需求,綠色產業將成為招商引資的核心賽道。
(3)供應鏈韌性 區域協同
全球供應鏈重構背景下,APEC重申落實供應鏈互聯互通行動計劃,強化區域產業鏈協同。會議支持提升供應鏈透明度、降低交易成本,通過結構性改革增強經濟活力,這為產業鏈配套、物流樞紐、跨境服務等領域帶來新機遇。
東亞三國深化數字經濟、電動汽車、清潔能源合作的趨勢尤為明顯,比亞迪在泰國的全流程工廠、吉利助力馬來西亞寶騰品牌復興等案例,展現了產業鏈深度整合的價值。未來,圍繞亞太自貿區議程推進,中間品貿易便利化、區域產能合作、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的投資空間將持續擴大,尤其是在半導體、新能源材料、智能裝備等關鍵環節的配套產業,更易獲得多邊資源支持。
深圳主場優勢:打造招商引資“強磁場”
2026年APEC峰會落地深圳,作為中國南方創新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,深圳的產業基礎、開放政策與APEC合作議程高度契合,將成為全球資本的集聚地。
(1)制度型開放加碼,營商環境持續優化
深圳通過綜合改革試點,在要素市場化配置、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方面先行先試。APEC峰會的舉辦將推動深圳在貿易便利化、知識產權保護、商務人員跨境往來等方面推出更優政策,尤其是在無紙化貿易、跨境資金池業務等領域的創新實踐,將為外資企業提供更高效的運營環境。
(2)產業生態協同,創新資源高度集聚
深圳擁有完整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,在人工智能、新能源汽車、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創新能力居全球前列,周邊粵港澳大灣區的制造業基礎為產業配套提供了堅實支撐。會議明確深圳的創新樞紐地位,將吸引全球科技公司、跨國企業在此設立研發中心、區域總部。
對投資者而言,深圳“高端現代開放創新”的城市形象升級,將帶動科技園區建設、高端商務配套、跨境服務等需求增長,而“APEC 主辦城市”的品牌效應,更能為企業提供國際化的展示與合作平臺。
(3)區域輻射效應,鏈接亞太廣闊市場
深圳作為“一帶一路”重要節點城市,既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,也是連接亞太經濟體的樞紐。2026年峰會將使深圳成為全球政商資源的交匯點,為企業搭建直接對接APEC各成員市場的橋梁。
多元主體協作
APEC框架下的投資機遇,是跨國企業、中小企業等多元主體精準發力、多元協作的系統性機會,不同市場參與者可通過差異化路徑搶占發展先機。
(1)跨國企業
在全球供應鏈重構與APEC貿易便利化政策雙重驅動下,跨國企業正加速調整亞太布局策略。德勤調研顯示,超過半數APEC企業計劃擴大供應鏈多元化程度,并購與跨境合作成為重要擴張路徑。
跨國企業的核心機遇在于“扎根中國、輻射亞太”:一方面依托深圳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完備產業體系,深化本土化生產與創新,如松下將東南亞產能轉入無錫、重慶基地,借助 RCEP 關稅優惠構建亞太供應鏈樞紐;另一方面可借力 APEC 數字經濟規則互通,布局跨境數據服務、區域研發中心等高端環節,通過“本土制造 + 全球協同”實現效率與韌性的雙重提升。此外,參與綠色基建、新能源等 APEC 重點合作領域,同步享受政策紅利與市場增長紅利。
(2)中小企業
中小企業是APEC合作的重要參與者,也是機遇轉化的關鍵載體。2025年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明確提出,通過聯合組建人工智能創新應用聯合體、搭建信息化服務平臺等方式,助力中小企業突破發展瓶頸。
中小企業的破局路徑集中在三點:一是依托APEC中小企業信息化促進中心等平臺,獲取數字化轉型支持,如通過云服務平臺提升生產管理效率,借助跨境電商拓展亞太市場;二是聚焦細分賽道深耕,在數字經濟的垂直應用(如工業AI檢測、跨境支付服務)、綠色產業的配套環節(如新能源汽車零部件、低碳材料)等領域建立差異化優勢;三是參與區域產業集群合作,借助深圳及大灣區的產業鏈配套資源,與龍頭企業形成協同,降低研發與運營成本,實現“小而專、小而精”的發展模式。
在APEC帶來的全球資源重組浪潮中,新的投資機遇已清晰呈現。綠天使集團作為專注于產業孵化與投資服務的平臺,始終聚焦數字經濟、綠色產業等核心賽道,已構建起 “政策解讀 - 資源對接 - 落地服務” 的全鏈條服務體系,未來,綠天使集團將持續深耕多邊合作資源,與企業共同把握數字經濟與綠色增長的時代紅利,在亞太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實現共贏發展。
綠天使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專注于服務戰略新興領域,為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產業升級服務的機構。以孵化基地為支點,調動、整合各方資源,為創業者打造一個環境優良的創業生態圈。綠天使集團目前已運營20個創業園區和26個產業園區,成立3支產業專項投資基金,孵化企業3000余家,已投資企業近70余家。通過在相關領域不斷深耕,綠天使集團逐步形成以孵化+投資+加速+輔導上市的特色運營模式,打造鏈條式、專業化、行業集聚的產業示范園區。促進產業新模式、新業態、新技術的升級,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,提升相關行業的產業化、科技化、國際化,助力行業整合,促進產業升級,形成生態共享的產業集群。






